日期: 2025年11月07日 11时21分 来源:
近日,我院内镜中心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经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及时化解了该患者的食道危机。
案例回顾:
患者高龄男性,89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在早上服药后突感胸骨后异物感,伴吞咽困难,紧急来我院就诊。内镜中心杨鹏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胸部CT提示:食管上段管腔内异物影,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术,术中发现一枚2cm*3cm大小的带铝箔外包装药丸嵌顿于食管上段。通过内镜异物钳精细操作,异物被完整取出,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
这些因素容易引起“卡喉”
食管异物并非人人都会遇到,但以下三类人群风险极高,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一、 老年人群
老年人是食管异物发生率最高的群体,主要原因在于:
牙齿脱落、假牙影响及食管功能退化,老年人咀嚼、吞咽能力显著减弱,不仅容易误吞异物,且难以及时察觉,往往在出现并发症后才发现。
【高危异物】
枣核、假牙、大块肉、鱼刺、家禽类骨头等。
二、儿童群体
低龄儿童是另一大高危群体,原因在于:
认知不足,吞咽功能不成熟,喜欢将小玩物放入口中,进食时易哭笑、跑动,导致食物误入“歧途”。
【高危异物】
硬币、电池、磁力珠、玩具零件、果核等,其中纽扣电池腐蚀性极强,需火速就医!
三、 特定饮食习惯与状态者
·狼吞虎咽者:吃饭过快,来不及仔细咀嚼和分辨食物中的异物。
·饮酒过量者:酒精会麻痹口腔感觉和吞咽协调功能,在食用带骨肉类时极易发生误吞。
【高危异物】
家禽类骨头、鱼刺、牙签等。
识别危险信号,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
症状表现 |
可能并发症 |
|
持续咽喉/胸骨后疼痛 |
食道黏膜损伤 |
|
吞咽困难甚至流涎 |
完全性梗阻 |
|
颈部皮下气肿 |
食道穿孔 |
|
发热、寒战 |
纵隔感染 |
|
呕血/黑便 |
血管损伤 |
温馨提示:
祸从口入,预防为先!了解高危人群和风险,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请务必做到:
· 为老幼:将食物去核、去骨、切小块,妥善收纳小物件;切勿将药物剪成单粒铝箔包装,服药专人看护,避免“一把吞”。
· 为自己:养成细嚼慢咽、专心吃饭的好习惯。
四川省司法警官总医院内镜中提醒您:
一旦发生异物卡喉,禁止使用吞咽饭团、饮醋软化、催吐等民间土法,这样会进一步加重损伤,须立即禁食禁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