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17时06分 来源:
“老乔,有你的信!”
“好,放我桌上,我一会就来看!”
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一封笔迹工整,字字诚恳的来信,放在了主管罪犯警官乔勇的办公桌上。
这是乔警官今年收到的第一封来信,在他办公室抽屉中,还静静地放着一大叠来信。每一封来信的字里行间,藏不住的是一份份朴实的深切感激之情与信任。
信纸中的执法情怀
“乔警官,您好!我是王某某,不知道你对我是否还有印象?”
“我已经刑满释放6个多月了,是你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你的教育和帮助。”
“服刑期间,在我生病住院时,几乎每个星期你都要来看我,看到你汗流浃背的样子,我内心的隔膜从那时起生出了裂缝。”
来信者系四川省嘉陵监狱六监区刑满释放人员王某某,曾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有效沟通是教转的密码
2022年,王某某转监到六监区改造。对王某某的第一次个别谈话教育,就让乔警官切实感受到改造难度之大。双耳几乎失聪听不清民警讲什么,不会写字,再加上肺结核疾病的传染不确定性“三座大山”,摆在了乔警官面前。
“无法有效沟通,何谈教转?”乔警官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转头向监狱医院了解王某某的肺结核治疗情况,掌握到王某某非呼吸类肺结核疾病且无传染性后,乔警官知道教转工作已迈出第一步。
乔警官随即对王某某开展个别谈话教育,这让王某某至今难忘:乔警官是第一位没戴口罩与他面对面交流的警官,虽然也保持着规定距离,但王某某感觉与乔警官心里的距离拉近了。
乔警官不用嘴问,而是拿一张张提问纸与他交流的方式,更让他吃惊不已,内心再次感受到“这位警官真的很关心我”。
问题都是大白话,字也很简单,“一看都是用心组织和选择过的”。个别字不认识,还有拼音或谐音字的注释,让王某某很快明白这个警官想与自己谈什么,自己在改造中要注意什么。
坚持就能收获希望
“谈话室内,不讲话的警官,只用纸张提问,认真倾听王某某的汇报”,这成为六监区教育改造罪犯中的一道“独特景色”。其他罪犯与王某某交流时,也纷纷效仿乔警官的做法,王某某与其他罪犯的口角慢慢减少。
逐渐打开心结的王某某,行为开始慢慢转变。第1次,王某某连续3个月无任何违规行为;第1次,王某某开始在图书室翻字典查字学习;第1次,王某某主动在罪犯大会现身说法,谈自己的犯罪危害性······最终王某某于2025年刑满释放,顺利回归社会。
一封封感谢信,纸短情长,字字暖心。每一封感谢信背后都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缩影,嘉陵监狱将持续强化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彰显监狱执法的力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