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9月01日 09时32分 来源: 宣传培训科
开学第一课!CPR+AED技能拉满
为进一步提升民警警务急救能力,提高应急救援水平,2025年8月27日,成都未管所特邀锦江区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老师来所,为民警开展急救培训与红十字急救员考核。经过“理论+实操+考核”的沉浸式培训,30名民警全部通过考核,成功取得初级救护员资格证,实现了从“第一目击者”到“第一施救者”的转变,为监所生命安全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01聚焦实战需求 锻造应急“尖兵”
监管场所环境特殊,民警常常需要应对各类紧急情况。掌握及时、规范、有效的初级急救技能,对于抓住“黄金救援4分钟”、挽救生命、降低伤残率至关重要。
02技巧专业指导 内容精准实用
"双手交叠,掌根放在胸骨中下段,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记得让胸廓充分回弹!"CPR实操环节,红十字会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喊口令。民警们跪在模拟人旁,跟着节奏"一压一松",额头上很快渗出细汗。
除了"手上功夫",老师们还特别提醒:警务场景急救得先"察言观色"——先评估环境安全,再拍打呼唤患者判断意识,确认无呼吸后立即呼救并启动应急系统,"别光顾着按,忘了喊人帮忙!"
03“救命神器”AED 语音导航秒上手
AED被誉为 “救命神器”,其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老师现场演示了开机、贴放电极片、分析心律、按语音指示除颤的完整操作流程。
培训还特别强调了在使用AED时的注意事项: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在水中或潮湿地方使用;避开患者胸部起搏器或药物贴片;以及针对儿童的特殊使用方法等。
04海姆立克+包扎术 分型施救有妙招
“双手环抱肚脐上两指,45°向内向上快速冲击!"气道异物梗阻处理课上,针对不同人群,老师讲解了标准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背部叩击结合胸部冲击法以及胸部冲击法等差异化救援技巧,并指导民警如何快速识别梗阻的严重程度。
创伤包扎环节,民警们学习了头部、手臂等部位的包扎技巧,包括“8字绷带法”、“螺旋反折包扎法”等实用技能。
05全员持证!从“会做”到“做对”
培训结束后,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核。参训民警逐一上场,展示所学技能。
考核内容包括:心脏骤停的判断、高质量胸外按压、有效人工呼吸、AED正确使用以及创伤包扎技巧等。
经考核,本次参与培训的民警全部合格。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生命守护理念通过此次培训更加深入人心。民警应急救护能力的提升,不仅为监所安全增加了保障,也为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