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4月29日 19时16分 来源: 狱内侦查科
【未艾律说】
注意!这些行为可能已触碰法律底线!
前 言
2025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10周年”。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利益,而且关系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面三个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PART 01“涉密文件勿私藏,泄密就在一念间”
案例一
张某是某基层单位中层领导,在某次开会领取了3份涉密文件后,张某并未按要求送回单位妥善存放,而是直接带着文件回到家中。回家后,他在与亲属李某的交谈中透露了文件内容,并将文件交予其浏览。李某竟趁张某不备,用手机拍摄了文件。随后,有关部门发现这3份文件被发送至境外,并造成恶劣影响。
经查,李某受境外机构指使,长期伺机窃取我涉密文件。案件发生后,李某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张某受到党纪处分,被调离岗位。
PART 02“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必严惩”
案例二
网民林某频繁在微信朋友圈转载发帖,散布涉政谣言和有害信息,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引起公安机关关注。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很快锁定林某。
经调查发现,林某通过非法途径收藏涉政有害音视频信息1000余条,在家中查获邪教刊物15本、光碟10张。案件发生后,林某以故意散播虚假信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PART 03“警惕“高薪兼职”,当心境外不法势力陷阱
案例三
李某通过QQ寻找“捞偏门”挣快钱的方法,被境外情报人员关注并策反,李某为对方拍摄我国某港军事基地及军舰视频、照片(经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6件机密级、3件秘密级),前后获取非法收入20余万元,被公安机关成功侦破。案件发生后,李某以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公职律师提醒
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知识,你知道多少?
01什么是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安全等20个领域,这些国家安全领域共同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
02危害国家安全有哪些罪名?
危害国家安全罪在刑法分则第一章中,共有12条,主要涉及三大类12个罪名。
一是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罪。包括7个罪名: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二是叛变、叛逃罪。包括2个罪名:投敌叛变罪、叛逃罪。
三是间谍、资敌罪。包括3个罪名: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0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要特征?
一是所危害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安全。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以及现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领土完整。如: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受颠覆;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机构不被渗透。总之,国家安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这些方面的侵害,都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
二是行为人实施了法律所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行为。对行为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法律惩罚的是其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只有危害国家安全的思想活动,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不一定都要求有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的只要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就构成犯罪既遂。如投敌叛变,叛逃,充当间谍,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战时资敌等行为。
三是主体通常是中国公民或者外国籍人、无国籍人,也可以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勾结外国或者勾结境外机构、组织、个人背叛国家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等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四是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公职律师提醒
国家安全无小事,共筑屏障靠大家。既要严守秘密,不私自留存、传递涉密文件;又要谨言慎行,网络发言守底线,不碰法律红线;更要提高警惕,抵制金钱诱惑,提醒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