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09时38分 来源: 二管区
中秋佳节至,月圆人团圆。在这个寄托思念的传统节日里,成都未管所利用国庆、中秋节长假,组织未成年犯通过写家书、打电话、录寄语等方式,为高墙内的少年架起亲情的桥梁,让皎洁月光,照亮他们的新生之路。
一封家书,跨越十年的重逢与和解
未成年犯陈某入监后,曾因心结难解而消极改造。民警在一次次谈话后逐渐了解到,他两岁时父亲离世,自幼与母亲分离,成长过程中亲情严重缺失。为帮助他解开心结,民警通过多方走访,最终联系上他十年未见的母亲。中秋前夕,在民警鼓励下,他提笔写下了人生中第一封寄给母亲的家书:
“妈妈,会见那天您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最近我常受到警官表扬,也有了减刑的希望。您说我小时候很乖巧……我会努力,重新成为您心中的那个好孩子。希望明年中秋,能陪您一起看月亮。”
从沉默抗拒到主动倾诉,这封家书,记录了一名失足少年内心的挣扎与重建,更见证了他与过往和解、与亲情重逢的温暖历程。
一声问候,电话两端的泪水与期盼
“爸,我在这里一切都好,还参加了大专自学考试……您和妈妈一定要保重身体。”电话这头,少年认真讲述着自己的改变;电话那头,父亲声音哽咽,一遍遍叮嘱:“好好改造,我们等你回来。”
节日期间,一个个拨通的亲情电话,一句句朴素的家长里短,让高墙内的未成年犯们真切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与新生的希望。那根细细的电话线,在高墙内外间往返传递着最深沉的牵挂,也见证着无数泪水中的悔悟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一份守护,规范之中的温情与保障
高墙内的月光同样皎洁,而让这份皎洁真正照亮每一寸角落,离不开规范有序的环境与安定祥和的氛围。为确保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安全稳定,让这份节日的温暖与希望安全、有效地传递,假期期间民警对每名罪犯开展了谈心谈话,疏解他们心中的郁结,为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国庆、中秋佳节筑牢一道坚实的防线。
月到中秋分外明,情到深处意更浓。这个中秋,在成都未管所的高墙内,一封封家书、一通通电话、一段段寄语,以及背后那严谨细致的守护,共同汇成了一束温暖而有力的光。这光,穿透高墙的阻隔,融化了内心的冰霜,连接起断裂的亲情,更照亮了未成年犯“新生”的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