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年05月12日 14时23分 来源: 四川省德阳监狱
每一段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有人在聚光灯下磨砺成长,在“110中国人民警察节”汇报演出的舞台上闪闪发光;有人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用汗水丈量梦想的距离;有人因为心中的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警察的行列。他们兴趣不同,成长各异,却又因同一个选择在这里汇聚,成为守护高墙的青春力量。
他们是入职不久的监狱人民警察,青春的轨迹也许不一样,但热爱、奋斗与成长让他们走在一样的路上,正是这份“不一样”与“一样”,塑造了他们各自的精彩,也烙印下他们一同前行的脚步。
01
在光影中绽放自我
2023年盛夏,当曾先成第一次踏进监狱AB门时,制式皮鞋与金属探测门相碰的轻响让他下意识攥紧了警服下摆。警校毕业的他已经做好了将几年所学运用到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去的准备。有一次,值班时突遇两名服刑人员因琐事冲突,他还是因经验不足未能及时控制局面。当师父带着其他值班民警处置后,没有责备反而拍着他的肩说:“见得多了,自然得心应手。”于是,此后一段时间,他跟着师父记录下12个应急处置案例,用不同颜色标注情绪疏导、证据固定等关键节点,硬是把标准化流程刻进肌肉记忆。如今,当类似场景再次发生时,他已是化解危机的“高手”。
今年“110中国人民警察节”汇报演出,曾先成与战友们的战术演练表演结束后,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回到后台,他轻轻挽起裤管——膝关节处还贴着膏药,那是近一个月“白加黑”训练留下的印记,呈现出最硬核的警察风采。那是训练时,他将午休改成“地板动作加练”,也把深夜里寝室外的走廊变成舞蹈队形校准场。膝盖上的淤青、肩颈的劳损和磨破的脚后跟,默默记录着他的蜕变轨迹,“伤疤就是警察的勋章”——老一辈监狱民警的箴言在那一刻突然有了具象。
两年时间不长,但曾先成的成长让他的师父感到欣喜,而曾先成也表示,在未来无数个属于他的“两年”里,在这片没有聚光灯的土地上,他将继续以青春为笔,写满监狱人民警察时代答卷中的成长答案。
02
在奔跑中磨砺青春
当杜明航的双脚终于跨过21.0975公里的终点线时,汗水早已浸透衣衫,但那一刻他眼里的光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马拉松的赛道上,他并非最快的跑者,但每一步都烙印着对这项运动最纯粹的理解——真正的胜利从不在于超越他人,而在于日复一日地向自己的极限发起挑战,在疲惫时仍能咬紧牙关。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他将赛道上的信念带进了高墙之内。面对错综复杂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他像对待长跑训练一样,以持久耐心和坚韧毅力化解矛盾。他知道,教育改造没有捷径,正如马拉松的每一公里都必须脚踏实地去丈量。他严苛规范执法细节,如同反复调整跑姿般不容疏漏;在身心俱疲时仍选择直面挑战,用自律压下浮躁,就像在赛道的“最后一公里”,双腿像是灌了铅,却仍要坚定迈出下一步。
在高墙内,初入警的他已经见证过迷途者的绝望,也经历过教育改造工作的僵局。但他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希望终会在高墙内萌芽。当桀骜不驯的服刑人员因他的引导而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当冰冷的铁窗内开始有了真诚的悔悟,那一刻,他仿佛像站在了另一条赛道,这条赛道超越奖牌与掌声,指向救赎和新生。
03
在热爱中坚定前行
作为监区的狱政管教,白昀深刻知道个人的力量是微弱渺小的,于是他与其他管教民警联动起来,并主动学习其他管教业务,在其他民警家中遇到急事时,他主动顶上值班,帮助同事渡过难关。白昀常常和朋友们这样交谈:“我多做一点,犯群就能更稳定一点!”。
监狱安全稳定首在犯群稳定。白昀知道,这世上最难开启的门,莫过于他人的“心门”,打开服刑人员的“心门”,并没有什么“万能钥匙”,只有通过真挚的沟通,才能一点点看到服刑人员的内心世界。罪犯廖某曾患有抑郁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直不能适应改造生活,改造情绪极度消沉。在了解到廖犯的情况后,他时常找廖犯谈话,告诉他犯罪对国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鼓励其多与家人联系,多参与监狱、监区组织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安心服刑改造。通过白昀的不懈努力,最终帮助廖犯得到其家人的支持,同时为改变其性格内向的特点,安排其参加监区举办的节日活动,逐渐使廖犯获得认同感、成就感。在白昀的长期教育引导下,该犯逐渐敞开心扉,能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理智地看待现实,与之前判若两人。
白昀的青春,是怀揣着对警察职业最初的热爱的,而他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纯粹的初心。
青春或许有千万种模样
但在热血与信仰中
他们的故事悄然汇成了
同一首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