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你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改造 |
让离监探亲罪犯迫切想回监狱改造,这个“全国监狱先进集体”的秘诀是......
|
|
四川省监狱管理局 http://jyglj.sc.gov.cn 2023年04月21日 09时23分 来源: 四川法治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近日,司法部在京召开全国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暨全国监狱戒毒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四川4个集体获评“全国监狱先进集体”、63人获评“全国监狱先进个人”;1个集体获评“全国戒毒所先进集体”、8人获评“全国戒毒所先进个人”。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全国监狱先进集体”——四川省成都女子监狱。 “爸,开快点,我想马上回到监狱投入改造,儿子在等我!”这一幕发生在成都女子监狱罪犯唐某离监探亲返回监狱的路上。是什么让一名罪犯迫切想回到监狱改造?成都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许灵述告诉记者,答案很简单,是监狱的公正文明执法,是亲情形成的强大动力。 教育+亲情 让迷途罪犯向善向好 因诈骗罪被判入狱的唐某每个月都要给儿子打亲情电话。当儿子在电话中问起妈妈为什么总是不回家时,唐某内心都无比难受,只能以“妈妈做错事,外公不原谅”的理由搪塞。为了满足能陪儿子过七岁生日的愿望,2019年春节前夕,在改造中一贯表现良好的唐某某提出离监探亲申请,监狱依法依规严格审核,按规定批准。返回监狱的路上,得知儿子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外公原谅妈妈,让妈妈回家”,唐某的泪水夺眶而出,催促父亲,“爸,开快点,我想马上投入改造,儿子在等我!” 离监探亲罪犯走出监管区大门 “这就是教育改造人的意义,用教育和亲情的力量,让迷途的罪犯向善向好!”许灵述说,亲情有触及灵魂的作用,它所形成的强大动力可以促使罪犯摒弃旧我,激发罪犯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运用好“离监探亲”这一法度中融入温度的行政奖励制度,可以让罪犯感受因遵规守纪获得认可的正向激励,还能产生由一到多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罪犯主动洗心革面、融入社会。据了解,近年来,四川监狱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严格把握司法部明确的条件和程序,4654名罪犯获得离监探亲。这一背景下,成都女子监狱常态化办理罪犯离监狱探亲102人次,探索亲情感化与回归过渡,用教育的、心理的、行为养成的、亲情的力量让迷途罪犯向善向好。 公平+公正 守好刑罚执行防线 在呈报“减刑”“假释”案件中,对于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判定标准,一直是重难点。近日,一堂关于刑罚执行的“专业课”在成都女子监狱开课。监狱是坚守刑事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四川监狱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规范案件办理,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强化执法监督。但如何将省监狱管理局的执法管理标准落实到监狱、监区的每一个执法事项和每一起案件?成都女子监狱进行标准规范的深化,从监狱执法的每一个细节、细微处入手,编制基层执法规范实务手册、拍摄规范执法视频、以及出台系列规范执法的制度汇编等,具象化落实四川监狱执法管理事项。 “减假暂”案件风险责任清单调研会 2021年10月,成都女子监狱“减假暂”办案中心正式成立,十余名办案民警在严格执行四川监狱“减假暂”案件办理“四查五审六监督”标准基础上,集中办理全狱“减假暂”案件,实现了案件办理的严谨规范、和专业效率。监区在每批次启动减假案件办理后,由办案中心集中对罪犯资格进行审查,并进行法律文书制作,随后依法按程序在狱内逐级报请和公示,至监狱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完成狱内办理程序。2022年,成都女子监狱办理600余件“减假暂”案件,实现零瑕疵、零投诉。同时,监狱还积极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加强沟通,联合出台相关文件,破解财产性判项执行和罪犯安置帮教难题,促进刑罚执行政治、法律及社会效果相统一。 矫治+培训 做好灵魂“摆渡人” 陶某小时候,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管教十分严苛。打压式教育下的陶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同,产生叛逆心理,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入狱后,因不适应服刑生活、加上父母的不认同,陶某在笔记本上留下绝笔。监区民警发现后,第一时间向监狱心理健康中心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民警通过了解陶某原生家庭、社会关系及服刑表现后,对其采取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识别自动思维、认知错误,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情绪监控等一系列专业的心理咨询后,罪犯在认知上得到纠正和重建,辅以监区主管民警谈心谈话、心理互助员劝慰疏导,以及在其周围营造善意和谐的氛围,陶某逐渐放下执念,感受到了生存的意义,逐渐融入改造生活中。陶某是成都女子监狱大力实施攻心治本的灵魂摆渡工程的众多案例之一。 作为灵魂“摆渡人”,改造好每名罪犯的初心和使命,让成都女子监狱的每一名民警始终保持着对职业的热忱。近年来,成都女子监狱持续强化罪犯心理干预矫治,建立“监狱专职民警”“监区兼职民警”“罪犯心理互助员”三级心理网络,连续开展10届“生命认知活动”和“心理剧比赛”,让罪犯从内心深处认同生命的珍贵以及助人自助的思想。2022年,监狱成功化解罪犯心理危机68起。 罪犯心理咨询 同时,监狱搭建“专委会+工作室+心理志愿者队伍”心理矫治平台和“技能培训+考核颁证+技能竞赛+就业推介”罪犯职业技能培训狱地一体化平台,构建“彼岸矫正文化”体系,创作《彼岸三字经》《彼岸百字铭》《彼岸千字文》等教化作品,编辑出版《解开心结》《敞开心扉》《叩动心门》等心理应用型书籍,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推动提升顽固罪犯转化率及罪犯改造质效。 党建+文化 增强民警职工职业认同 听党指挥、忠于职守。多年来,成都女子监狱以党建铸魂助推队伍忠诚担当,形成党委引领、支部聚力、小组淬炼、党员示范“四级联动”格局,相关经验做法在省委政法委“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中推广。完善民警岗位风险防控手册,排查风险点2000余个,细化防控措施4000余条,一体推进政治、廉政、业务风险防控。 监狱开展最美玫瑰命名仪式 铿锵玫瑰,勇往直前。在成都女子监狱,“知性自信、至善至美”的“铿锵玫瑰”警营文化已经成为名片。十年来,成都女子监狱充分发挥文化铸魂赋能作用,每两年就在女警中评选十朵“最美玫瑰”,以“担当、果敢、敬业、自信、坚韧”等为特质的玫瑰们获得了广大民警的精神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并持续推动各项工作保持全省监狱前列。 近年来,成都女子监狱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司法部‘清廉监狱’”等荣誉,荣立司法部集体三等功,涌现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毛燕等大批先进典型。5年来,成都女子监狱62人记三等功,3人记个人二等功,受省部级以上表彰18人。2023年4月,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监狱先进集体”。 监狱开展“一身藏蓝,荣光相传”从入警暨退休职业荣誉仪式 |
|
|
|
|
执法公开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监狱管理局 版权所有:四川省监狱管理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滨江中路1号 邮编:610016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3001288号 网站维护:四川省监狱管理局信息保障中心 网站标识码:5100000055 ![]()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最佳分辨率1024*768浏览 |